DB23∕T 3766-2024 黑穗醋栗病害调查测报技术规程(黑龙江省)

ID

07A4469123584E3D91009765B7E300E4

文件大小(MB)

0.32

页数:

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CCS B 05 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766—2024,黑穗醋栗病害调查测报技术规程,2024-08-30 发布2024-09-29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T 3766—2024,前 言,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抚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友谊农场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南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永刚、刘金鑫、朱晨桥、邓宏志、杨春秋、金羽、姜耀辉、崔振、唐曹甲子、,秦栋、王连霞、刘艳侠、尉井顺、王占宇,DB23/T 3766—2024,1,黑穗醋栗病害调查测报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病害调查内容与方法、测报方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黑穗醋栗褐斑病、白斑病和白粉病的调查和发生趋势测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814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技术规程橡胶树白粉病,NY/T 3864 黄瓜棒孢叶斑病、蔓枯病、炭疽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NY/T 4236 菠萝水心病测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黑穗醋栗褐斑病,黑穗醋栗褐斑病由盘圆孢属(Gloesoporium ribis)侵染造成的一种真菌病害,受感染,的叶片最初形成小的、不清晰的、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发病严重时斑点连接起来,叶片变,褐、干枯、边缘向上卷曲,3.2,黑穗醋栗白斑病,黑穗醋栗白斑病由茶子壳针孢(Septoria ribis)侵染造成的一种真菌病害,受感染的,叶片最初形成多数的浅灰色带有褐色边缘的圆形或角形斑点,在斑点上形成黑色的小球状分,生孢子器,3.3,黑穗醋栗白粉病,穗醋栗白粉病由醋栗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mors-uvae)侵染造成的一种真菌病,害,受感染的叶片正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层,下部叶片病斑多,后期叶片卷曲;枝条感病后,布满白粉,后期呈现褐色,严重时新梢枯死;后蔓延到果实上,发病早的果实大部分脱落,后期果面出现褐色病斑,DB23/T 3766—2024,2,4 调查内容与方法,4.1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分为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4.1.1 系统调查,在黑穗醋栗果园内采取定点、定时、定内容的方法进行连续调查,从每年5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每10 天调查1 次,4.1.2 大田普查,在黑穗醋栗果园内选择5-10 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块,每次调查地块间隔宜在5 km 以上实,施多点调查,且在每年的6 月下旬、7 月下旬、8 月下旬以及9 月下旬各调查1 次,4.2 调查方法,4.2.1 样本选择,依据黑穗醋栗果园形状,在667 m2及以上的黑穗醋栗果园中,采用“Z”字形或对角线形,的5 点取样方式进行调查,除去边行2-3行、行头和行尾5 m内的植株,系统调查时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10株,大田普查时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5株,4.2.2 黑穗醋栗白粉病,将黑穗醋栗白粉病病情级别划分标准定为6 个等级,黑穗醋栗白粉病病情级别划分按,NY/T 2814 中6.2.2 白粉病叶片病情分级标准执行,4.2.3 黑穗醋栗褐斑病和白斑病,将黑穗醋栗褐斑病和白斑病病情级别划分标准定为6 个等级,黑穗醋栗褐斑病和白斑病,病情级别划分按NY/T 3864 中7.1 炭疽病病情分级标准执行,4.3 数据统计与分析,调查田间病害发生情况,记录调查数据中的病情指数按式(1)计算,= (.×..),× 9 × 100(1),式中:,I 病情指数;,d i 各严重度级值;,l i 各级病叶数,单位为片;,L 调查总叶数,单位为片,发病率按式(2)计算,以百分号(%)表示,= ..,× 100(2),式中:,DB23/T 3766—2024,3,R 发病率,单位为百分号(%);,N i 发病株数,单位为株;,N 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黑穗醋栗白粉病系统调查记载表见附录A.1,黑穗醋栗褐斑病和白斑病系统调查记载表,见附录A.2,4.4 气候因素观察,收集气候因素的相关内容,包括温度、湿度、雨日、日照时数、降水量等信息应符合,NY/T 4236中5.1的要求,注:收集气候因素的内容应当是当地当日的数据,5 测报方法,5.1 发生趋势测报,5.1.1 短期测报,在春季黑穗醋栗发芽开始,调查主栽品种的褐斑病、白斑病和白粉病病株率达3 %~,10 %分别视为各病害的初始发生期,结合黑穗醋栗生长发育情况、品种抗性、施肥状况,以及温度、降水量等气象因子综合分析,对系统调查区与普查区作出短期测报,5.1.2 中长期测报,依据上年黑穗醋栗果园发病情况以及冬季与翌年春季气象预报,结合历年来病情数据资,料对比与综合分析,对黑穗醋栗褐斑病、白斑病及白粉病发生程度与面积作出中长期测报,5.2 防治适期测报,当黑穗醋栗褐斑病、白斑病及白粉病在田间的病株率达5 %~10 %时视为对应病害的防,治适期,及时发……

……